2013年01月15日 21:30
來源:大河網
治軟記
吳樹蘭來時,一些基層黨組織存在的軟、弱、渙、散,大吳莊一樣不少。
一是缺一個強有力的領導班子。村干部工作沒有積極性,交個任務才去干,平時沒事也懶得想啥事,不想干、不敢干、不會干也沒錢干。各項規(guī)章制度不健全,連個民主生活會都開不起來。二是戰(zhàn)斗力不強,村里28個黨員,年輕人沒幾個,黨員年齡嚴重老化,真正能干事的不太多。像馬蘭英、吳耕周等一些老黨員,素質很好,但八十多的八十多,六十多的六十多,再干事確實難為他們了。三是村里沒有發(fā)展經濟的思路和長遠規(guī)劃,更沒有致富帶頭人。
在第一次村黨員會議和兩委班子會上,吳樹蘭話說得可不輕,“人活著要有精氣神,咱基層組織基層干部也要有精氣神兒。咱們都疲疲塌塌的,群眾咋跟著咱干?咱們支部一班人一定要帶領大家艱苦創(chuàng)業(yè),率先垂范走前頭。打鐵還要自身硬,是黨員就要脫貧咱先走、文明咱帶頭,體現不出先進性,咱就不配當黨員,更不配當干部?!?/p>
會上,她首先自己交出一萬元特殊黨費,用于給每個黨員、老師過生日和辦公活動經費?!皼]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以后,咱們村支部班子每周開一次全體黨員會議,每月開一次民主生活會、組織一次村干部學習培訓,雷打不動。咱村還要盡快拿出一個發(fā)展新黨員的計劃。村黨支部和村兩委班子成員除做好工作外,一年內每人必須有一個致富項目。60歲以下黨員每人都要制訂一份致富計劃?!眳菢涮m定下的這幾條,在村干部中震動不小。
基礎不牢地動山搖。這次下來駐村,吳樹蘭和所有“第一書記”一樣,是帶著省委“夯實基層基礎,帶領群眾致富”的任務下來的。省委強調從機關選派“精兵強將”到農村任村黨支部第一書記,一個重要使命,就是借“精兵強將”多年來在機關積累的經驗、增長的見識、錘煉的黨性、磨礪的作風,來夯實打牢基層黨組織建設。省委書記盧展工講得形象,農村基層組織建設關鍵在哪兒?關鍵在黨,關鍵在黨支部,關鍵在黨支部書記。村看村、戶看戶,群眾看黨員、黨員看干部、干部看支書。
肩扛這樣的使命,豈容絲毫懈?。?/p>
吳樹蘭與村干部一起連明徹夜起草規(guī)劃、建章立制,一個個方案、一條條規(guī)定、一組組章程,使大吳莊村級管理逐步制度化、規(guī)范化起來。
駐村兩年多,吳樹蘭發(fā)展了10名黨員。她在2012年7月1日的日記中寫道,“這一次入的8個預備黨員,有兩個年輕人,兩個女同志,都是很不錯的。這樣就可以補充一下新生力量了。如果黨員不能吸收新鮮血液,沒有新的活力,這個隊伍就不能朝氣蓬勃,就沒有發(fā)展后勁。所以我這次下了很大力氣來發(fā)展黨員,一個是楊華偉,是個種蔬菜的專業(yè)戶。雖然他種蔬菜剛剛起步,但他的精神很值得學習。一個是唐雪娟,是一名大專生,今年才24歲,帶頭養(yǎng)鴨。她自己致富,還帶領60多戶農民致富,很大膽,是塊好料。黨員隊伍現在一是教,二是帶,帶隊伍帶隊伍,關鍵還是帶。我要用心地帶他們。”
2011年7月1日,早上4點多,省人民醫(yī)院干部病房三樓29號的燈已亮了。別的病人還都在睡著,吳樹蘭就起來輸水了。因為當天是七一,她還要回村子里開會。所以得把當天的針輸完。從四點到七點她輸完了水,沒顧得辦出院手續(xù)就回大吳莊了。一到村子,她就主持開會。首先讓楊華偉和唐雪娟入黨宣誓;接下來表彰優(yōu)秀黨員和先進黨務工作者;然后又給6名黨員集體過生日。吳樹蘭永遠也不會忘記,1975年5月12日,她也是在大吳莊入的黨。村里參加過抗美援朝的老黨員吳耕周凡事總是先替別人考慮,在她年輕的心里,黨員就是吳耕周那樣一心一意替別人著想的有高尚境界的人。那一年她才17歲。
2011年9月19日,吳樹蘭從駐馬店回來都夜里11點多了,由于擔心養(yǎng)鴨戶剛進來的鴨苗,她又去養(yǎng)鴨小區(qū)看了看??吹教蒲┚甑热齻€年輕人都在,非常用心地一替一班翻鴨子,她叮囑小唐一定要把鴨子養(yǎng)成,給老黨員一個驚喜,黨員隊伍里一定要有一批年輕人帶頭致富,才能帶動一大批農民發(fā)展。
大吳莊村支部原來冷冷清清,現在成天人來人往,忙忙碌碌的,再也不冷清了。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