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无码区免费a∨视频网站|亚洲 码一区二区三区|老司机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丝袜亚洲中文字幕一区,最新亚洲人成网站在线,久久青草成人综合网站,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不卡

李嘉誠“離開”香港:半數(shù)資產移師歐洲

2013-08-02 21:33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過去3年,華人首富李嘉誠的投資邏輯很好詮釋了一句話:大中華區(qū)好似一個商業(yè)圍城,城外的人想沖進去,而城里的人卻想逃出來。

  8月1日,和記黃埔最新公布的中期業(yè)績證明,李嘉誠的投資重心仍在不斷西移。受惠于英國配氣網絡WWU首次入賬收益和歐洲電訊業(yè)務持續(xù)改善,和黃錄得純利124億港元,按年勁升23%。以EBITDA計算,歐洲貢獻了集團35%的利潤,比香港和內地的利潤總和還要高出7個百分點。

  在香港,李嘉誠正在為他的百佳超市積極物色買家,美國巨型私募基金KKR是最新的競購者。投行消息人士透露,和黃的心理售價不低于300億港元,籌得的資金除償還貸款外,很可能再次投入歐洲基建及公用事業(yè)。

  作為一代“香港夢”的代表,李氏家族流露出越來越濃厚的“歐洲情結”,到目前為止,約半數(shù)的公司資產已轉移至歐洲,3年累計海外并購額高達1445億港元。

  李嘉誠究竟如何“離開”香港?

  歐洲收購圖譜

  “我1940年到香港,對這片土地有特別的感情,自己身為中國人,永遠都是中國人。我絕對不會從香港撤資,我說話很少那么堅定?!边@是李嘉誠去年8月在中期業(yè)績會上的表白。

  但李家的投資脈絡,卻似乎在講述另一個故事。李嘉誠的海外投資第一次被市場熟知源于2000年的“賣橙”神話,低買高賣,大賺1130億港元。不知是否因為年歲漸長,亞洲首富的投資策略越趨穩(wěn)健,近年大愛公用事業(yè)。

  2010年,以長子李澤鉅為先鋒,長江基建、電能實業(yè)和李嘉誠基金會聯(lián)手擊敗了由澳大利亞麥格理、阿布扎比投資局和加拿大養(yǎng)老金組成的財團,斥資58億英鎊(約700億港元)從法國電力公司(EDF)手中買下了英國電網業(yè)務。不到1年,長江基建再次出手,花費24.1億英鎊(290億港元)收購了英國水務公司(Northumbrian Water Group)。又等了10個月,長江基建高調出擊,6.45億英鎊(77億港元)收購英國配氣網絡Wales &West Utilities(WWU)。三項業(yè)務的企業(yè)價值合共超過125億英鎊(約1550億港元)。

  短短24個月內,長江集團一躍成為英國最大的單一海外投資者;歷史投資總額超過300億英鎊(折合3720億港元)。單在基建方面,長江集團為英國1/4的人口提供配氣服務,旗下的英國電網掌控英國30%的電力供應;去年收購的英國水務公司(Northumbrian Water)則為超過7%的英國人口提供食水。

  毫不夸張的說,某種程度上,李嘉誠已經主宰了英國的經濟與民生。

  完成收購WWU后,長江基建集團董事總經理甘慶林說:“英國擁有良好的營商環(huán)境、完善和成熟的法律、財務及受規(guī)管業(yè)務制度,集團視英國為最理想的投資地點之一。”但當記者在業(yè)績會上讓李嘉誠談論香港的營商環(huán)境時,他卻笑著說:“商人不談政治?!?/p>

  今年6月,李嘉誠把觸角由英倫三島涉足到歐洲大陸。由控股母公司長江實業(yè)牽頭,豪擲97億港元收購荷蘭最大的廢物轉化能源公司AVR共計35%的股權。

  除公用事業(yè)外,李嘉誠毫不吝嗇數(shù)百億資本開支,力求提振歐洲電訊的盈利。在最新公布的中期報告中,主席李嘉誠用“重要里程碑”來形容歐洲電訊首次扣除資本開支后EBITDA錄得正數(shù)。

  經濟學家關焯照認為,香港市場逐漸飽和,且不乏來自內地和海外的競爭者,零售、電訊業(yè)務盈利增長緩慢。

  資產西移路徑

  根據和黃提供的公開資料,自2010年以來,長和系總共在香港和中國內地以外完成了10筆收購,涉及金額約1445億港元。包括基建投資1241億港元和214億港元的電訊并購。這其中,歐洲地區(qū)占比高達97.1%。

  相比之下,在香港,李嘉誠3年內僅有兩次參與并購。2010年,和黃從華潤集團手中耗費57億港元增持國際貨柜碼頭的權益。今年3月7日,和記港口信托再次支付39億港元收購亞洲貨柜碼頭股權的所有權益。

  頗具諷刺意義的是,收購不到3個月,香港就爆發(fā)了歷史上最為漫長的碼頭工人罷工運動,前后歷時40天。最終,和黃屈服于壓力加薪9.8%才解決了勞資糾紛。截至6月底,和黃港口業(yè)務的EBITDA按年僅微升2%,與和記電訊香港并列盈利增速最慢的子公司。

  就算是向來以香港為基地的地產業(yè)務,長實今年首6個月物業(yè)銷售收益同比大減37%至38.3億港元;由于出價不夠進取,年初至今竟沒有投得任何新土地。

  中國銀盛財富管理首席策略師郭家耀說:“商人永遠只會看重投資的回報率,香港盈利增長緩慢受制于過度競爭、人工和租金成本飆升等多重因素。歐洲經濟低迷,資產價格處于歷史低位,李嘉誠已逐漸將投資重心西移。”

  這是有跡可循的。

  2010年歐洲業(yè)務息稅前利潤(EBIT)占集團EBIT總額僅17%,香港占比30%,中國內地以28%位居次席。而截至今年6月30日,歐洲EBIT占比已升至31%,香港和內地分別降至17%和18%。若扣除資產折舊,歐洲上半年EBITDA錄得158億港元,是香港的2.4倍。

  再以資本開支為例,和黃前6個月共計支出110億港元,投到歐洲地區(qū)的就有76億港元,占比高達69%。期內,香港與內地合共14.3億港元,甚至還不如亞洲其他地區(qū)的開支(20億港元)。

  若計算資產和負債,歐洲總資產為3516億港元,占比44.5%。單一歐洲3集團負債累計1251億港元,若加上基建、港口和零售業(yè)務,歐洲債務總量超過集團總負債的一半。

  郭家耀分析,資本開支的高低決定了公司資源投放的優(yōu)先順序,李嘉誠寧可忍受連續(xù)8年的虧損(2003年-2011年)也要繼續(xù)投資歐洲3G業(yè)務,這本身已充分證明了歐洲在他心中的地位。

  而高杠桿的財務投資出現(xiàn)在歐洲,則預示這場資產西移的過程還遠未結束。

責編:南樂天
0
我要評論
用戶名 注冊新用戶
密碼 忘記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