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无码区免费a∨视频网站|亚洲 码一区二区三区|老司机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丝袜亚洲中文字幕一区,最新亚洲人成网站在线,久久青草成人综合网站,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不卡

 新聞頻道 > 深度 > 正文

選址建校規(guī)劃失敗 希望小學變身為垃圾站

2013-04-22 11:26 來源:南風窗

  前不久,貴州凱里市龍場鎮(zhèn)老山村希望小學變成廢品收購站的消息受到了關注。垃圾與善舉出現(xiàn)在同一個畫面中,在這樣一個慈善日益社會化的時代,構成的沖擊力可想而知,更何況事發(fā)中國最落后地域,一個貧瘠閉塞的苗族村。如果不是希望小學對面的“2·18”山體崩塌事故引來了媒體,這個山坳里的“秘密”或許將在不久之后,隨著為高速公路開道的推土機轟然來臨而永遠隱匿。

  無“責任人”的監(jiān)管

  希望小學位于老山腳下的岔河畔,周圍并沒有幾戶人家,絕大部分老山村村民都住在山頂。只有一條山間小道維系著學校與寨子的往來。

  3月12日晚上,凱里剛剛遭遇一場夾雜著冰雹的暴雨。通往希望小學的道路兩旁,散落的廢品浸泡在泥濘和積留的雨水中。兩名打工者正在分類整理。一樓的幾間教室和過道上幾乎都被成袋摞放的廢品塞得滿滿當當。二樓的教室后面,幾張已經(jīng)落滿塵土的課桌立在墻角。

  打工者是今年才從湖南邵陽過來的,《南風窗》記者問他們的老板是誰,兩人都閃爍其詞。只說是本地人,但不經(jīng)常來,也不清楚他的身份。此前,媒體報道曾引用當?shù)卮迕竦恼f法,稱是一個外地人在這里經(jīng)營廢品加工回收。

  貴州是希望小學落地最多的省份之一,外界的捐助無疑是貧困山區(qū)發(fā)展基礎教育不可或缺的借力。貴州省青基會秘書長陳保國也曾對媒體說,貴州農村教育比較落后,正是社會各界的熱心幫助和無私關懷,才使貴州的教育事業(yè)近年來獲得了較快發(fā)展。然而,公益和教育資源的浪費恰恰發(fā)生在對此有急切需求的地方。被垃圾圍堵的校舍與當?shù)氐慕?jīng)濟狀況形成了強烈反差。

  據(jù)中國青基會稱,這所學校全名為“靈泉老山希望小學”。2008年3月,香港靈泉慈善基金會捐款20萬元,凱里市政府匹配15萬元動工修建。占地3.5畝,建筑面積460平方米,規(guī)劃招收周邊5個村落和附近幾個小煤礦200名適齡兒童。2009年3月投入使用時,因30多戶村民陸續(xù)搬到龍場鎮(zhèn),且周邊小煤礦關閉,流動人口減少,導致生源減少,實際招收學生30余名,分5個年級。2010年1月,根據(jù)凱里至余慶高速公路建設規(guī)劃,靈泉老山希望小學被整體征用。2010年9月,凱里市教育局將這所小學最后11名學生全部轉入龍場鎮(zhèn)小學就讀。靈泉老山希望小學校舍空置后,教育部門委托老山村委會臨時看管。

  按照《公益事業(yè)捐贈法》,“希望小學如果確需撤并,要堅持希望小學牌子不丟、捐贈資產(chǎn)不丟的原則,應該轉為功能相似的農村幼兒園、村民農科教基地等,不改變其教育功能?!笔虑槠毓夂?,老山村村委會和凱里市教育局因監(jiān)管不力受到了指責。外界一度懷疑,托管的老山村村委會很可能為了一點蠅頭小利,就把慈善基金捐助占大頭建起來的希望小學挪作他用。

  《南風窗》記者見到老山村村書記兼村委會主任楊云時,他正在忙于配合國土部門考察“2·18”山體崩塌事故后村民的居住安全問題。他承認了收購站的實際經(jīng)營者正是自己。

  楊云的家就在希望小學不遠處,2010年希望小學合并到龍場鎮(zhèn)中心小學后,中心校的領導只撂給他一句話:“反正你住得離這里近,就幫著照看一下吧?!碑敃r,楊云經(jīng)營著一個規(guī)模并不大的養(yǎng)雞場,附帶做垃圾回收生意。散養(yǎng)在屋后的雞總是糟蹋其他村民的莊稼,楊云就想到了空置的學校,把100多只雞轉移到了那里。凱余高速規(guī)劃出臺后,他得知學校最終要被拆掉,索性把垃圾回收站也搬了過來。希望小學便成了他個人無償使用的倉庫。

  而隨著最后11名學生轉入龍場鎮(zhèn)小學,擔負直接監(jiān)管責任的凱里市教育局和龍場鎮(zhèn)似乎也早就忘了它的存在。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凱里市教育局黨組書記龍運國表示,學生全部轉學后,龍場鎮(zhèn)中心校將空校舍委托給老山村村委會看管,是村里自行使用的,教育局并不知情。他承認“確實浪費了教育資源”,并且“十分遺憾”。不過,當記者到凱里市教育局試圖進一步采訪龍運國和局長潘七一時,工作人員稱:“領導都不在,龍書記的說法是被斷章取義了,他是最近才來教育局的,對希望小學的情況并不熟悉?!?/p>

  龍場鎮(zhèn)鎮(zhèn)長文正周則是看了新聞才知道這個事的。在他看來,如何監(jiān)管空置的希望小學更多是村里和教育局的責任。文正周對《南風窗》記者說,學校是屬于教育局直管的,鎮(zhèn)里頂多是監(jiān)督教學和安全問題,由于學生已經(jīng)全部轉學,校舍也被征用,所以就放松了監(jiān)管。“既然村委會受托管,他們放些東西也未嘗不可。只要教育部門允許,并且不破壞環(huán)境就行了。”文正周說,他已經(jīng)去過村里了,要求他們注意衛(wèi)生和規(guī)范,僅此而已。

  鎮(zhèn)長文正周的輕描淡寫以及楊云的爽快承認傳達出同一種態(tài)度:只不過是借即將消失的空間一用,并不算什么大事。前有合并學校、后有高速公路規(guī)劃征用,他們反復強調這才是教育資源浪費的唯一原因,國家的教育政策和建設需要是不可阻擋的。

  棄用后遺忘

  事實上,他們的推卸也不是沒有道理。一所原本計劃招收200人,解決幾個村子上學難題的學校,最終卻在使用一年半之后就以解散收場,足以說明選址建校時的規(guī)劃失敗。

  這自然并非楊云和文正周們所能左右的。楊云感到無奈,2008年的冰雪災使位于山頂?shù)睦蠈W校成為危房,整個村子也受到影響,考慮搬遷到山下來。如果在新的村子里建起一座新的學校,將是天大的好事。當時,凱里市團委聯(lián)系到了香港靈泉慈善基金會,解決了大半資金。一年后,希望小學正式投入使用。學校建成了,但整村搬遷的計劃卻泡了湯。

  楊云說,當時鎮(zhèn)里也做過整體搬遷的資金估算,具體需要多少錢也不清楚。反正就沒有下文了。最后搬下來的只有10幾戶,鎮(zhèn)里只給每戶補貼了幾千塊錢。搬離老寨的,大多數(shù)是經(jīng)濟條件稍微好一點的,或是房子實在不能住了。

  現(xiàn)在就讀于龍場鎮(zhèn)小學的張永甲和張偉芳都曾在希望小學讀過一段時間。他們的家都沒能搬到山下,還在老寨里。每天上下學都要翻過身后200米高的大山。陡峭的石階和兩旁的塌陷讓他們的父母擔心不已。3年級的第二個學期期末,當老師宣布學校解散、學生自行轉學的消息時,他們很是高興。除了交通不便,只有兩個老師教語文和數(shù)學,這讓他們早就感到厭倦。那時,全校就剩下了一個年級、11名學生。其他同學早就陸續(xù)轉到了附近的魚洞村或是龍場鎮(zhèn)小學。老山村到龍場鎮(zhèn)雖然路途較遠,但好歹通車,他們再也不必翻山越嶺。

  老山村僅有的一所小學就這樣從山頂搬到了山下,再從山下并到了鎮(zhèn)里。山頂老寨里的學校已經(jīng)破敗不堪,鐵窗上銹跡斑斑。與變成廢品回收站的希望小學相比,已經(jīng)沒有絲毫利用價值。只有旁邊的紀念碑標識著它曾經(jīng)的用途和90年代建校的艱難:市教育局24750元,鎮(zhèn)黨委和政府1萬元,老山村1萬元,陳萬志1500元,楊勝芳500元……老山村村民集資1872元。

  老山村小學的幾度搬遷也勾勒出這個苗寨的艱難處境。村民們并不關心廢棄的希望小學到底用來做什么,只是渴望能夠像學校那樣,也被“并”到鎮(zhèn)里去。離開這里,是他們共同的心愿。

  最近幾年,原本就靠天吃飯的干旱村子越來越缺水。以前靠種水稻為生,現(xiàn)在不得不改種玉米。外出打工回來的張棟說,村里原來的學校成了危房,冰雪災害只是原因之一。這些年,附近的煤礦大肆開采,整個村的地下都已經(jīng)被掏空了。不少房屋都出現(xiàn)了裂縫和下沉。村民們曾經(jīng)找過礦上,也到鎮(zhèn)里告過。但是礦上用黑社會對付他們,甚至請來派出所抓人,就沒有人敢告了。村民們只能作罷,年輕人大都出去打工或是去附近的礦上干活,留在村里的也只能自求多福,對面山上的垮塌讓他們對未來的命運感到懼怕和擔憂。“生活都過不去,哪里有錢搬遷?”這是受訪村民的普遍感受。

  提起地下被掏空的事實,村長楊云也不禁抱怨,村民的反映很多,他也沒有辦法。上世紀80年代,這個煤礦公司就已經(jīng)存在了?!拔覀儧]有能力去協(xié)商,只能向鎮(zhèn)里上報情況。上面也沒什么措施。跟鎮(zhèn)里反映,鎮(zhèn)里還對我們有意見,嫌我們啰唆?!?/p>

  對此,鎮(zhèn)長文正周的說法是:“農民的土地都在山上,只要沒危險,農民是不會到鎮(zhèn)上來的?!彼f,2008年冰雪災之后,其他村也有類似的情況。整個凱里市甚至貴州省,絕對適合居住的地方很少,這是自然環(huán)境決定的?!皩W校被廢棄那是體制問題,其他鄉(xiāng)鎮(zhèn)空著的學校太多了?!蔽恼苷f。

  老山村希望小學已無法提供完整的教育功能,被淘汰也就成了自然選擇。當它身后的村莊已然成為衰敗的土壤時,學校與鄉(xiāng)村的切割便是必然的命運。

  慈善的無奈

  2月25日,中國青少年發(fā)展基金會公布了“老山村希望小學被棄用一事”的調查處理結果。中國青基會與貴州青基會組成的聯(lián)合調查組,要求當?shù)卣畬㈧`泉老山希望小學資產(chǎn)一并轉入新學校。當?shù)亟逃块T最終決定將學校征地補償款54.99萬元全部用于老山小學師生遷入?!垐鲂W綜合樓建設,凱里市政府再配套335.01萬元,總計390萬元。建成后的綜合樓命名為“靈泉希望綜合樓”,并銘刻碑文,寫明綜合樓的由來,銘記香港靈泉慈善基金會的善舉。

  凱里市教育局局長潘七一表示,龍場小學綜合樓將于今年3、4月份開工,預計年底完工。香港靈泉慈善基金會對此表示理解和贊成。

  記者致電香港靈泉慈善基金會的梁先生,他說,幾個月之前,希望小學要被拆遷的事情他們就已經(jīng)知道了。凱里教育部門給出的解釋是學生太少,而且校舍即將被高速公路征用。至于補償款要用于新建綜合樓,以當?shù)氐恼f法為準,雙方的溝通細節(jié),他不方便多談?!拔覀冊谙愀郏x得那么遠,善款的使用情況只能問當?shù)卣?,錢捐了就捐了,也管不到那么多?!绷合壬f道。言語之間,頗多無奈。

  他的話道出了內地公益的現(xiàn)實:盡管民間慈善風生水起,體制性的障礙在社會的作用力下也有所松動,但中國慈善總體仍處于由事件帶動、以捐獻為終點的階段。慈善公共產(chǎn)品的輸出尚缺乏操作性和透明度。尤其遭遇行政權力的阻斷時,負效率的產(chǎn)生便在所難免。

  去年5月,相似的場景也曾發(fā)生在四川省綿陽市。由香港教聯(lián)和特區(qū)政府分別出資200萬港元、綿陽地方政府投入256萬元災后重建的紫荊民族中學投入使用僅一年半即被拆除,為商業(yè)項目讓路。消息被爆出后,香港特區(qū)政府將原用于建設綿陽紫荊民族中學教學樓的200萬港元援建資金撤回,回撥到特區(qū)政府設立的四川重建基金中。

  與港府特區(qū)的強硬相比,作為民間NGO的香港靈泉慈善基金會也只能接受現(xiàn)實。青基會的調查結果公布之后,事情似乎已經(jīng)告一段落了。各方都在等待拆遷的到來。楊云也無懼于指責他占用校舍,他更在意的是補償款的使用。

  市教育局的說法讓他很惱火?!皩W校是慈善機構捐給我們村里的,村里幾乎是無償提供了土地,現(xiàn)在教育局說產(chǎn)權是他們的,我們現(xiàn)在要爭這個賠償?!睏钤普f,2008年建校時,他一個人去做村民的思想工作,讓他們?yōu)橄MW做點犧牲,只給被征地的村民補償了一點青苗費。而且為此修山路時,村里投入了大量勞動力。楊云說,如果不爭,老百姓對他肯定有意見。他準備必要的時候,跟鎮(zhèn)里和教育局翻臉。

  在楊云說這些話的時候,一輛大卡車停在了希望小學外,又有一批從各個村鎮(zhèn)收來的垃圾匯集到了這個“人去樓不空”的校園。

責編:阮海峰
0
我要評論
用戶名 注冊新用戶
密碼 忘記密碼?

專題推薦

度假季 沙灘女王泳裝扮美記

度假季 沙灘女王泳裝扮美記

眼看氣溫開始攀升,不性感怎么點燃夏日熱情。要性...

7月內地影市觀影指南

7月內地影市觀影指南

七月向來是各路大片“占山為王”的時候,而這個七月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