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了患兒感謝信,他說值了
8月30日,告別妻兒,徐濤來到鄭州做移植前準備。
“想兒子?!币呀?jīng)5天沒見兒子的徐濤說。
不過,他很快聽到一個消息,和他配型成功的小患者,是一名7歲的許昌男孩。
兩位來自北京的護士專門來鄭取干細胞,同時,她們還帶來了小患者的感謝信。
孩子在信中說,我好想回去上學(xué),謝謝叔叔給了我第二次生命。
而孩子的父母寫道,是您給了我們?nèi)胰嘶钕氯サ挠職?,不知道您的姓名,就喊您“恩人”?/p>
看到這封信,徐濤笑得很甜,他說,犧牲這幾天能救孩子的命,真值。
月初已安排10人捐獻,平了紀錄
與此同時,在省腫瘤醫(yī)院的采集床上,來自洛陽的王萬超也在為一位蘇州患者捐獻“生命種子”。
這位靠打工為生的42歲漢子,從2003年開始,至今已經(jīng)獻血19次,累計達8000多毫升。
獻血時,他聽說了捐獻造血干細胞的事,于是從2006年5月成為一名捐獻造血干細胞志愿者。
“我的身體特別好,希望能幫助更多人?!蓖跞f超說,盡管等了6年才等來配對者,他仍感覺自己非常幸運。
王萬超、徐濤分別是我省第289、290位捐獻者,昨天下午,他們的“生命種子”都已出發(fā)。
據(jù)文梅英介紹,目前河南志愿者捐獻人數(shù)全國第一,這個月才剛開始,但已經(jīng)安排了10位捐獻者捐獻造血干細胞,平了歷史紀錄,后期非常有希望破紀錄。(河南商報記者 鄭筱倩/文 鄧萬里/圖)
相關(guān)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