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
日軍建碉堡守護車站
在小車后側(cè),后院的墻上寫著“司趙車站”字樣。
“日本鬼子當年占領(lǐng)這里后,在這里建有一個碉堡,專門保護這個車站的安全?!壁w大爺說著,把記者帶到西50米的一座二層樓邊。進入屋內(nèi),看到一根粗大的松木橫梁,上邊架著木樓板,一個木樓梯可以上到二層,這個站在里面看著像蒙古包的建筑,留著幾個四四方方的瞭望洞。
這個二層樓的主人叫趙栓保,他說,這是日本鬼子當年占領(lǐng)河南后,在這里修建的護車站的碉堡,建的時間應(yīng)該是1938年左右。
趙栓保說,他的父親85歲了,“俺爹說,當時他大約17歲時,就有人建這個小炮樓說是護鐵路的,日軍占領(lǐng)這里后,加固成這個碉堡了?!?/p>
趙說,當時他們建樓時,就把這個炮樓建到他們的新樓內(nèi)?!艾F(xiàn)在我們村正在進行新村規(guī)劃,希望能把這個車站和當年的碉堡,都保存下來讓后人看看當年的歷史。”
D
不可多得的古建筑
“這是河南最早建起的車站之一,我們祖上幾輩都是在這里第一次看到火車,對這個小車站有深深的感情?!?5歲的村民趙金玉指著車站上方的標志說,這個像個火車頭騎在鐵軌上的標志是有多重意義的:一是依據(jù)蒸汽機車正視前臉和鋼軋的完美搭配組合;二是“工人”兩個字,下邊的鐵軌是“工”字,上邊的半弧是“人”字,鐵路是屬于工人階級的,新中國成立初期,廣大鐵路工人不畏艱難險阻,改造自然。
“這個標志創(chuàng)作于20世紀50年代,直到今天,它依然不失為一幅極具現(xiàn)代設(shè)計意識的、不可多得的典范性作品,是新中國成立后翻修車站時刻上去的?!?/p>
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文物普查科汪松枝介紹,河南是一個鐵路大省,鄭州是一個鐵路拉來的城市,但是,因為新式建筑方式不斷提高,很多車站都重新改建。而這個司趙小火車站,能保存下來,與當年日軍的碉堡同時存在實屬不易,這是一處難得的古建筑與近現(xiàn)代建筑,一定要好好保護。
?。ㄊ紫浾?徐富盈 文/圖)
相關(guān)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