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圖/鄭萌
河南商報首席記者 李肖肖
目前,我省正式出臺脫貧攻堅的5個“辦法”和5個“方案”。一口氣發(fā)布10個文件,這樣的覆蓋面和力度前所未有,具體細則上,更是讓不少參與扶貧的第一書記直夸“太接地氣了”。
河南商報記者了解到,文件的出臺,經歷了長期的醞釀過程,并且經過省委書記、省長多次討論認定,其中眾多真金白銀的政策,也是我省扶貧工作難得的“大禮包”。
【扶貧禮包】
河南“打包”出臺
10個文件
細到“換洗衣服”
這10個文件,包含5個“辦法”,5個“方案”。
5個“辦法”有哪些
《河南省扶貧對象精準識別及管理辦法》、《河南省脫貧工作成效考核辦法》、《河南省貧困退出實施辦法》、《河南省開展統(tǒng)籌整合財政涉農資金試點實施辦法》、《河南省扶貧資金管理辦法》
5個“方案”有哪些
《河南省轉移就業(yè)脫貧實施方案》、《河南省產業(yè)扶貧脫貧實施方案》、《河南省易地搬遷脫貧實施方案》、《河南省社會保障脫貧實施方案》、《河南省特殊救助脫貧實施方案》
內容細到啥程度
這些文件,涉及貧困戶識別、考核、貧困縣退出、扶貧資金管理等,包含就業(yè)、產業(yè)、搬遷、兜底……可謂“全方位覆蓋”。
文件的細致,更是超越以往。比如,在貧困戶識別標準上,原先一直提的是“不愁吃不愁穿,義務教育、基本醫(yī)療和住房安全有保障”,在《河南省扶貧對象精準識別及管理辦法》中,明確提出“不愁吃”要“口糧不愁,主食細糧有保障”,“不愁穿”細化到“年有換季衣服,經常有換洗衣服”。
同時,要求家里有子女上學、有大病或長期慢性病,居住房是C、D級危房的,雖然人均純收入達到識別標準,也要統(tǒng)籌考慮納入扶貧對象。文件還列出了容易導致返貧的45種大病。
力度到底有多大
諸如此類細致的條款,在這次的文件中隨處可見,同時扶貧的力度更是前所未有。
一是覆蓋面大,扶貧再不是一個單位或政府的責任,對于省農業(yè)廳、省畜牧局、省旅游局、省工業(yè)和信息化委、省商務廳等,都有參與的不同任務,各司其職;二是考慮細致,甚至針對發(fā)生臨時災害、春荒等各種突發(fā)情況都有補貼標準,相較以前也有大幅提高,可以說,每一條都是“真金白銀”。
【出臺背景】
經過大量調研
省領導親自參與
這10個文件,是我省打出的脫貧攻堅“組合拳”,是探索脫貧攻堅河南路徑的“頂層設計”。
據(jù)介紹,這些“辦法”和“方案”在制定過程中經過了廣泛的調查研究。這些文件,省領導也多次參與修訂。
4月7日,我省召開省級領導干部聯(lián)系貧困縣工作動員會,明確36名省級領導干部聯(lián)系38個國家級貧困縣,15個省直主要部門聯(lián)系15個省級貧困縣。省委書記謝伏瞻在會上就貧困縣脫貧工作提出緊盯責任落實、緊盯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實效等要求。
省長陳潤兒到河南工作幾個月來,關注的第一個問題同樣是脫貧攻堅。5月16日、17日,陳潤兒接連召開省長辦公會,針對文件研究提出具體修改意見;5月18日,陳潤兒又主持省政府常務會議,討論修訂。
【具體舉措】
扶持誰
識別辦法上,堅持公開、公正、透明原則,推行“一進二看三算四比五議六定”的工作法,要求逐家逐戶調查走訪,看房子、家具等基本設施狀況,測算收入和支出,和左鄰右舍比生活質量。家里有財政供養(yǎng)人員、有擔任村干部的,有作為法人和股東注冊企業(yè)的,在城鎮(zhèn)擁有門面房或者商品房的,不得識別或者慎重識別。公示無異議的,還要由駐村第一書記或駐村工作隊長,包括村干部、村委會主任、村黨組織書記、鄉(xiāng)鎮(zhèn)長、鄉(xiāng)鎮(zhèn)黨委書記“六簽字”。
“我覺得文件中最大的亮點,是這一次識別標準比上一次更人性化,更便于操作,因為考慮到了支出的問題,以前對于貧困戶的識別都是說收入達到一定標準;還有更人性化的是識別標準的二三四條,要考慮有孩子上學、房子、醫(yī)療問題,這個特別好,非常接地氣。能提出這個方案,前期一定是走訪了基層?!币皇≈睓C關第一書記表示。昨天下午,他們接到文件,就開了一下午的會討論。
他也提醒,這些政策都很好,但怎么樣執(zhí)行,必須要看底下具體的落地細則,希望各省轄市細則盡快跟上。
誰來扶
扶貧的任務直接落到了各省轄市、直管縣(市)黨委和政府身上,并且有嚴格的考核標準。
考核工作采取日常督查、年度核查和第三方評估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對精準識別、精準幫扶的考核,日常督查占40%權重、年度核查占30%權重、第三方評估占30%權重。
怎么退
貧困人口退出:以戶為單位,有穩(wěn)定可靠的增收渠道和收入來源,年人均純收入超過國家扶貧標準且吃穿不愁,適齡兒童接受九年義務教育,家庭無貧困輟學學生,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yī)療,大病有救助,住房條件有明顯改善,有安全住房。
貧困村退出:基礎設施建設達到有一條通村公路實現(xiàn)硬化,具備條件的村實現(xiàn)通客運班車,農村飲用水符合安全衛(wèi)生評價指標體系要求,基本滿足生產生活用電需求等,廣播電視戶戶通,有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有標準化衛(wèi)生室,基本實現(xiàn)寬帶通等,同時,統(tǒng)籌考慮產業(yè)發(fā)展、集體經濟收入等因素。
貧困縣退出:貧困縣90%以上的貧困村實現(xiàn)退出,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幅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教育、文化、衛(wèi)生醫(yī)療等基本公共服務主要領域達到或接近全省平均水平。
怎么扶
主要通過轉移就業(yè)、產業(yè)扶貧、搬遷扶貧,“十三五”期間完成全省43萬人口搬遷任務,約需投資260億元。
對于兜底扶貧,一是堅持最低生活保障兜底脫貧,二是實行特困人員(原五保供養(yǎng)對象)救助供養(yǎng)脫貧。2016年,農村特困人員集中供養(yǎng)標準不低于年人均4000元,分散供養(yǎng)標準不低于年人均3000元,2017至2020年,按比例適當提高標準。
阻礙貧困代際傳遞的最好辦法就是教育。對于教育扶貧,更是有詳細舉措:3至6歲學前教育每年補貼1000元;義務教育階段,除“兩免一補”外,對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和低保家庭等的經濟困難寄宿生不低于年生均小學1000元、初中1250元的標準補助生活費,并逐步提高補助標準;高中學費、住宿費全免,并每年有不低于2000元的補貼;職業(yè)學校免費,并每年有4000元補貼。此外,在本省就讀的本科、碩士、博士,每人每年分別補貼6000元、8000元、14000元。
此外,如遇臨時災害,如旱災、春荒等均有救助,特殊人員如孤兒也納入救助范圍,醫(yī)療、養(yǎng)老、住房等方面均有補貼。
促進貧困地區(qū)的經濟開發(fā)和貧困人口改善生產、生活條件……
截止目前,正陽縣委政法委為大盛村委引進項目擴建村委文化廣場,修建居民路邊下水道,并購買了2.3萬元辦公桌椅,村容村貌治理3.6萬元,為村小學硬化操場2萬元,單位每個同志為貧困戶捐款300元,捐助扶困資金7500元。
11月28日下午,區(qū)總工會的志愿者們?yōu)樘K雙樓村34戶貧困戶送來了40套全新的棉衣、棉褲,以及機關全體干部職工捐贈的60余件棉襖、羽絨服等物品。
各地加大扶貧力度以來,很多貧困村面貌發(fā)生了巨變。獨石河村進行了貧困人口精準識別后,村里的貧困戶充滿期待。獨石河村貧困戶向記者抱怨,精準扶貧搞不下去,關鍵是一些干部怕麻煩、不擔事。
目前,虞城縣已在稍崗鎮(zhèn)、聞集鄉(xiāng)、鎮(zhèn)里堌鄉(xiāng)發(fā)放此項貸款85筆共計金額539萬元。對于農信社來說,通過發(fā)放“一家親脫貧助力貸”,為貧困戶廣開致富路。
近日,西峽縣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趙曙君到西坪鎮(zhèn)瓦房店村8組村民朱賢慶家中走訪,他們全家六口人有兩位癡呆常年有病的老人和已住有幾十年的土坯破舊房屋。
安徽省地稅局駐太湖縣九龍村黨總支第一書記、扶貧工作隊隊長楊傳杰也作了交流發(fā)言。目前,村里每個貧困戶都至少享有兩個以上的脫貧措施,增強了群眾的發(fā)展信心,變“要我脫貧”為“我要脫貧”,家家戶戶動起來、干起來,形成了脫貧致富的強大合力。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自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重慶黔江區(qū)政府因地制宜針對貧困戶開展教育和技能培訓,培養(yǎng)貧困村產業(yè)發(fā)展帶頭人,幫助他們掌握致富的技能。
據(jù)了解,為進一步對貧困戶進行精準識別,徹底清除關系保、人情保、征地保、穩(wěn)定保等違規(guī)現(xiàn)象,切實做到應保盡保、應退盡退,將經濟狀況相對轉好的低保家庭和低保人口及時退出低保范圍,準確發(fā)揮低保兜底兒保障作用,??h開展了為期3個月的低保專項整治活動,活動已于近日結束。
湯陰縣古賢鎮(zhèn)結合實際情況,重點做好30戶貧困戶危房改造工作,著力改善其生活居住環(huán)境。
清晨,華割禾來到自家大棚里采摘豆角、茄子、青椒等新鮮蔬菜,趕早送往附近的菜市場,賣個好價錢。幾年前,華割禾還是一名負債二十多萬元的貧困戶,一家人居住在破敗不堪的土坯房里,就連逢年過節(jié)的肉類都得靠自家兄弟接濟。
清晨,華割禾來到自家大棚里采摘豆角、茄子、青椒等新鮮蔬菜,趕早送往附近的菜市場,賣個好價錢。幾年前,華割禾還是一名負債二十多萬元的貧困戶,一家人居住在破敗不堪的土坯房里,就連逢年過節(jié)的肉類都得靠自家兄弟接濟。
興國是聞名全國的紅色故土,是著名的紅軍縣、烈士縣、將軍縣和蘇區(qū)模范縣,是蘇區(qū)精神和蘇區(qū)干部好作風的重要發(fā)源地、群眾路線的重要形成地。記者另去的杰村鄉(xiāng)蔬菜基地總投資3000萬元,規(guī)劃建設連體大棚100畝、單體鋼架大棚900畝,目前已完成土地流轉和大棚搭建600畝。
習近平總書記在視察安徽時強調,扶貧開發(fā)關鍵是要做到精準識別、精準施策、精準幫扶、精準脫貧,要咬定青山不放松,苦干實干加巧干,確保到2020年全面實現(xiàn)“人脫貧、村出列、縣摘帽”。
1996年11月閩寧對口扶貧協(xié)作第一次聯(lián)席會上,福建決定:連續(xù)3年,福建拿出1500萬元扶貧資金,幫扶寧夏。與此同時,解決西海固山區(qū)飲水的“井窖工程”,幫助當?shù)厝罕娒撠毜摹扒Т宸鲐氶_發(fā)工程”“移民吊莊工程”等民生項目,也列為幫扶重點。
網站簡介 | 版權聲明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方式 | 網站地圖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網絡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