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在鄧州市裴營鄉(xiāng)裴營村的麥田里,一臺收割機正在忙碌地收割、卸糧。來自陜西渭南的農機手告訴記者,收割一畝地的價錢從30元到45元不等。
“今年俺鄉(xiāng)的小麥畝產差別特別大,從兩三百斤到一千多斤都有?!迸釥I鄉(xiāng)鄉(xiāng)長李征告訴記者,好的地塊收割費就高些,差的地塊收不了多少小麥,農機手的收費也就低些。
為什么畝產差別會這么大?鄧州市農業(yè)局局長馬黎升介紹說,今年4月10日之前,該市一直沒有有效降水,小麥生長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不具備澆灌條件的地方,小麥成熟較早,產量不高;而高標準糧田項目區(qū)由于農田基礎設施比較完善,許多地方澆灌兩遍以上,個別地塊甚至澆灌三四遍,加上技術服務和管理到位,小麥分蘗多,籽粒飽滿,產量也高。
“除了土壤條件和基礎設施有區(qū)別外,農民的意識也有差別?!崩钫餮a充說,現在不少農民外出打工,一天能收入上百元,所以很多人明知道干旱也不愿意犧牲打工時間回鄉(xiāng)澆水。
要解決這個問題,可以把土地流轉給種糧大戶種植,同時健全農業(yè)社會化服務體系。然而,記者在采訪中發(fā)現,不少地方的土地流轉費用一漲再漲,種糧大戶紛紛表示負擔很重。
“農民迫切希望能加大對土地流轉的扶持力度,完善配套政策和措施?!编囍菔汹w集鎮(zhèn)黨委書記劉正同說。
不過,盡管畝產差別挺大,鄧州市的小麥總產量預計還是要超過去年,大約能達到16.2億斤?!岸医衲晷←湹钠焚|不錯,我們剛剛收購的幾車小麥,經檢測大都屬于二等麥?!敝袃Z鄧州直屬庫負責人說。 (黨文民)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