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海紀念碑
我們的出租車司機羅杰一路都在跟我們說,葡萄牙的國王們如何注重發(fā)展航海事業(yè),將它作為傳統(tǒng)國策,用王權來保證實施。比如1420年前后,亨利克王子在薩格雷斯半島建立了一座天文臺和一所航海學校,為葡萄牙培養(yǎng)了大批熟練的航海者。1375年,葡萄牙人克雷斯奎父子繪制了歐洲當時最完備也是最準確的世界海圖“加塔蘭地圖”;1498年,葡萄牙的著名航海家達·伽馬率領船隊繞過好望角抵達印度,使葡萄牙揭開的大國崛起的序幕,隨著來自亞洲源源不斷的絲綢香料貿易帶來的巨大利益和多條新航線的不斷開拓,葡萄牙開始了近百年的黃金時代的到來,里斯本也隨之成為歐洲最繁華的都市之一。1522年,葡萄牙人麥哲倫首次實現(xiàn)了環(huán)球航行,證實了地球是圓的———這些歷史羅杰都如數(shù)家珍,娓娓道來;可見大航海時代給葡萄牙人的深深烙印。
B
貝倫塔與圣哲羅姆派修道院
卡斯卡伊斯有很多宮殿和別墅
坐落在泰約河北岸的貝倫塔是里斯本城市的象征,和附近的圣哲羅姆派修道院一起被列為聯(lián)合國世界文化遺產保護文物。氣勢宏偉的圣哲羅姆派修道院,建于1502年,是葡萄牙最大的教堂。這里安葬著著名航海探險家達伽瑪和詩人路易斯。修道院的一部分被開辟成為葡萄牙國家航海博物館,展示著從古至今的航海器具、大炮、航船模型和航海地圖,甚至還有從中國傳來的羅盤等航海珍貴文物。尤其是展示的數(shù)百只各種仿真精美艦船模型,從單桅輕木帆船到現(xiàn)代化巡洋艦,無一不有,最吸引我的則是蒸汽機出現(xiàn)前的風帆船時代,仿佛一下又回到了那個達伽馬、麥哲倫等英雄輩出的大航海時代。
貝倫塔建于十六世紀初,曾被用作守護里斯本的堡壘和要塞。貝倫塔旁有一座高大的航海者紀念碑,外形是一艘鼓足了風帆即將出征的海船,風帆下是亨利克王子手捧3桅帆船出航和一群航海追隨者們的塑像。最有意思的是廣場地面用彩色大理石鑲嵌出世界航海圖。走在上面,不由得讓人想起昨天的探險故事,引發(fā)對今天海洋資源格局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