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奧斯定教堂
圣奧斯定教堂:澳門第一所英語布道的教堂
16世紀,當西方傳教士開始于澳門傳教,他們搭建了幾間教堂,在當時的華人眼中,宗教建筑物稱為廟。在崗頂前地的圣奧斯定教堂,初建時非常簡陋,每逢下雨,教士們用蒲葵葉覆蓋屋頂以遮風擋雨,飛揚的葉子在華人眼中,即聯(lián)想起龍須飄飄,于是就稱教堂為龍須廟,后又以粵音轉稱龍嵩廟或龍公廟,亦因此位處教堂側的街道稱為龍嵩街。從當時的廟到之后的教堂,體現(xiàn)出澳門的中西交融,而且是遍布每個角落的。
澳門開埠之后,西方傳教士以澳門作為進入中國傳播的首個據(jù)點,因此澳門被稱作圣名之城。居于澳門的傳教士有來自葡萄牙、西班牙、意大利等國家,他們舉行的彌撒多為葡語或英語,亦因應澳門居民而以廣東話傳道,而圣奧斯定教堂更是第一所英語布道的教堂。
從圣奧斯定教堂出來,遙遙相對的是同為文化遺產的圣若瑟修院和何東圖書館,幾座文物圍繞成不大的空間。踏在葡式碎石鋪成的小徑,聽教堂傳出平緩鐘聲,感受到這里份外寧靜。這里位處高地,向四周不同方向走,既可走到繁華的熱門地點新馬路,亦可到達寧靜的舊城區(qū),只差幾步感受截然不同。
崗頂劇院:中國第一所西式劇院
澳門能夠成為不少中國第一,崗頂劇院亦在其中,功不可沒。1860年興建的崗頂劇院,令中國的土地上從此有放映電影場地,最架勢就是意大利的普契尼歌劇《蝴蝶夫人》的亞洲首演就在這里舉行,不用說,當時場面墟冚,成為一時佳話。
原來崗頂劇院有個洋名叫伯多祿五世劇院,因為紀念葡萄牙國王伯多祿五世,她又有綽號馬蛟戲院。又因內設舞廳、閱書室和桌球室,故又名崗頂波樓。以往,劇院是紳士名流消遣的地方。想感受一下這種休閑自在的生活,可以到劇院里面唯一的葡國菜餐廳來客午餐,在品嘗風味葡國菜同時,亦品味這里的葡國瓷磚鋪砌而成的葡萄牙韻味。
從劇院走出,踏上崗頂前地,環(huán)顧四周皆是世界文化遺產。有修士少林寺之稱的圣若瑟修院、圣奧斯定堂、「園林式圖書館」何東圖書館,被波浪形的碎石路相連,成為整個歐陸風情小區(qū)。參觀這些歷史古跡,到何東圖書館休閑讀本好書,或在林蔭大樹下漫步至附近的酒莊買瓶特色葡國酒,或到大樹腳下的露天地道咖啡檔嘗炭烤多士及咖啡,亦是不錯的選擇。天色向晚,回到崗頂劇院,經過寬15.7米的羅馬圓拱式門廊,在呈半月型的觀眾席坐下,欣賞一場音樂會。時光仿佛驟然回到一個世紀以前,好一番懷古。
2013首屆“濕身C S對決,激情水戰(zhàn)蟒河”大型活動正...
《皇城探秘之康熙圣旨》大型闖關活動開始了!想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