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指震蕩消化回吐壓力 9月數據決定短期走向
昨日兩市低開震蕩,收盤滬指仍站于5日線上方,上升形態(tài)保持良好。9月宏觀數據公布在即,經濟基本面變化或將決定接下來短期市場走向。
⊙記者 潘圣韜
周四,兩市大盤在短線獲利盤的壓力下呈現高位震蕩走勢,滬指雖失守剛剛奪回的60日均線,但仍站于5日線上方,上升形態(tài)保持良好。有機構認為,昨日股指高位震蕩,一方面是連續(xù)上漲后自身存在調整需求,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市場觀望情緒重新抬頭。9月宏觀數據公布在即,經濟基本面到底如何,或將決定接下來短期市場走向。
盡管周三兩市股指仍頑強收陽,但市場追高意愿顯然大幅減弱。果然,昨日兩市股指雙雙低開,雖有銀行、基金等大盤藍籌股護盤,但難擋短線獲利盤集中兌現,包括券商、物聯網在內的前期強勢品種紛紛出現補跌,股指全日呈現低開低走的格局。
截至收盤,上證綜指報2102.87點,跌17.07點,跌幅0.81%;深證成指報8665.09點,跌108.59點,跌幅1.24%。兩市成交金額合計1215億元,相比周三繼續(xù)有所萎縮。
經昨日一跌,上證綜指連續(xù)三個交易日站上60日線的“愿望”宣告落空,反彈勢頭似乎受到遏制。從盤面表現看,除了受匯金增持提振的銀行板塊以及受鐵路投資提速刺激的鐵路基建板塊,行業(yè)指數幾乎全數收綠。題材類熱點也所剩不多,漲停個股家數僅為周三的一半。
不難發(fā)現,隨著反彈行情的逐步深化,周四市場回吐壓力顯著增強,這是市場主力選擇暫時休整還是后續(xù)乏力的表現?研究機構似乎仍是樂觀者居多。
上海證券研究員劉騏豪認為,在外圍環(huán)境偏正面、短期尚無法證偽市場基本面或有好轉的預期,加之市場自身超跌的情況下,短期市場仍有向上動能。另外,從市場自身層面來考察,目前A 股市場不論相對估值還是絕對估值均有明顯的吸引力;從反映市場情緒的參與交易的A 股賬戶數占期末有效賬戶數比以及換手率的角度衡量,目前二者均處于歷史底部,股指反彈動能尚存。
但不能忽視的一點是,隨著宏觀經濟數據步入披露期,市場觀望情緒重新抬頭。此輪反彈最重要的基礎是市場對于經濟基本面改善的預期,9月數據到底如何,這一懸念也成為市場各方關注的重中之重。不少市場人士分析認為,9月經濟基本面的變化,將決定市場未來走向。
國信證券對此仍持保留觀點。其報告指出,“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以遠洋運輸、鋼鐵、氯堿、電解鋁、煉焦行業(yè)為例,供需極大不匹配后,行業(yè)調整的時間、幅度常常超乎想象,在今年二季度之后,社會對經濟形勢的認識已經深化,居民、企業(yè)的經濟信心已切換進入一種新的非常審慎的狀態(tài)。
中銀國際證券研究員葉丙南則判斷,如果9、10 月份經濟依然疲軟而住房銷量和價格反彈勢頭明顯減弱,那么11月或12月下調一次存款準備金率或基準利率的可能性將大幅增加。
(潘圣韜)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