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為重要的是,“一噴三防”補助預示著國家惠農補貼出現了從補耕地到補技術的新變化。郭天財說,“一噴三防”補助相當于把技術補貼給了農民,帶來的效益遠遠超過補貼金額。
不久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范縣楊集鄉(xiāng)王馬橋村種糧大戶王崇杰為記者仔細計算今年得到的惠農補貼。“種糧直補、農機補貼、農資綜合補貼、良種補貼……從中央到地方,最后到我這兒,平均一畝地享受的補貼達150多元。這對種糧大戶來說,可是很大一筆錢?!蓖醭缃苷f。
王崇杰是范縣農民專業(yè)合作社的牽頭人。他所在的合作社,目前入股農民960戶,種地2萬畝。
省財政廳有關負責人介紹:我省有關部門積極落實各項補貼,今年麥收前,全省92.28億元農資綜合補貼、14.52億元糧食直補資金全部兌現到位;第一批8.3億元農機購置補貼已下達全省各地。
一項針對種糧戶的調查顯示:種糧農民包括種糧大戶,均把“惠農補貼”看做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的一大因素。李富根是駐馬店西平縣老王坡農場職工,在去年農場發(fā)包土地時,他以最高投標價拿下了160畝地,被稱為“標王”。今年麥收結束后一合計,比去年多收了近一萬斤小麥。他說:“投標時大家互不相讓,都想多包點地,多種點,因為國家的政策一年比一年好,種地讓大家得到了實惠。”
小麥價格的提高,也讓他的種糧收益提高了不少。早在去年9月份,國家就公布了2012年的小麥最低收購價,將白小麥、紅小麥和混合麥統(tǒng)一提高到每斤1.02元,每斤小麥價格提高7到9分錢,提價幅度為2008年以來新高。
在有關專家看來,踐行“不犧牲農業(yè)和糧食”的莊嚴承諾,離不開惠農政策的保障,更離不開農民的主體地位。我省不折不扣落實各項惠農政策、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的做法,為踐行承諾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支撐,提供了強大的力量源泉。
天幫忙更要人努力
我省“不犧牲農業(yè)和糧食”的承諾,落實到糧食的具體產量上,就是實現2020年全省糧食綜合生產能力達到1300億斤的目標。這就意味著自2010年到2020年10年間,我省平均每年要新增糧食生產能力20億斤,可謂任重道遠。
目前,我省尚有6000多萬畝中低產田,成為糧食增產的巨大限制因素,形勢嚴峻;而根據測算,如果將中低產田改造成高產田,1畝地可增產糧食300多斤,潛力巨大。
不少人擔心,我省糧食由于連年增產,總產基數已經很高,出現“拐點”的幾率和風險日益加大。我省如果放松糧食生產,不能在關鍵領域和薄弱環(huán)節(jié)取得突破,不僅會影響糧食生產能力,更會增大我省踐行承諾的難度。
承諾必踐諾,踐諾重在做。2月18日,省政府下發(fā)《關于建設高標準糧田的指導意見》,提出在糧食核心區(qū)實施高標準糧田“百千萬”建設工程,建成2000個萬畝方、2萬個千畝方、20萬個百畝方,確保到2020年我省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穩(wěn)定達1300億斤以上。
高標準糧田建設的效應逐步顯現。舞陽縣蓮花鎮(zhèn)農民閻耀東就成為其中直接的受益者。盡管對今年的糧食收成有所期待,但糧食的豐收景象還是讓他始料未及:“今年一畝小麥最少達到1300斤,這500多畝地一年就收入二三十萬塊錢?!?/p>
老閻承包的500多畝地,位于泥河洼滯洪區(qū),曾是十年九澇的中低產田。經過改造,這里成為全省連片規(guī)模最大的高標準糧田示范區(qū)。16萬畝耕地,夏糧平均每畝增產400斤。
有農業(yè)專家認為,今年河南冬小麥巧遇了“麥收八十三場雨”:農歷八月播種雨、農歷十月越冬雨和農歷三月拔節(jié)雨,雖然5月份以后降水量不足,但“天幫忙”仍是今年夏糧豐收的原因之一。可老閻的經歷表明,農業(yè)生產不能單單依靠風調雨順,天道酬勤才是長遠之策。
省農業(yè)廳廳長朱孟洲認為,去冬今春的小麥生產,從冬前控旺到“一噴三防”,有關部門在每一個關鍵環(huán)節(jié)都進行了及時有效的應對,加上農田水利基本建設、農業(yè)綜合開發(fā)、土地綜合整治的突飛猛進,為農業(yè)生產提供了強大的支撐和保障。夏糧豐收一方面天公作美,更重要的是天道酬勤。
他說,政策的導向作用,各級黨委、政府的使命意識,農民日益高漲的種糧積極性,共同構成了我省踐諾守信、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磅礴力量。中原經濟區(qū)因“不犧牲農業(yè)和糧食”的莊嚴承諾而備受期待,也必將在踐行承諾的偉大征程中大有作為?!。ㄓ浾?李曉瑋 董學彥)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