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松祚:希臘造血還需依靠基本制度變革
弗里德曼是浮動匯率有效論最有力的鼓吹者,卻也是著名格言“天下沒有免費午餐”的發(fā)明者。然而,上述匯率貶值解決一切問題之邏輯,其實還是免費午餐之邏輯。試問:假若匯率貶值能夠解決一切問題,那還需要經濟學者和政治家絞盡腦汁設計那些復雜的政策措施干嘛?一有經濟困難,將匯率貶值不就萬事大吉了嗎?殊不知,天底下確實是沒有免費午餐的。假如希臘重新啟用德拉克馬,匯率急劇貶值必然造成嚴重通貨膨脹,名義匯率固然可以大幅度貶值,真實匯率則可能大幅度升值,所謂刺激出口增長的效果將是“水中月,鏡中花”。遠為麻煩的是,一旦啟用新貨幣,大規(guī)模資金外逃、銀行擠兌在所難免。銀行體系一旦崩潰,經濟復蘇的前景將愈加暗淡。就算退出歐元區(qū)可以賴掉全部債務,國際金融市場將長期對希臘關門,誰還會為希臘經濟融資貸款?誰還敢到希臘投資興業(yè)?
的確,最近數年圍繞歐元前途和歐債危機的辯論里,好些論者很容易走向兩個極端。尤其是以英國《金融時報》為代表的一些英美媒體,經常大肆傳播的一派論點就是:“生存還是毀滅?”歐元單一貨幣區(qū)只能選擇一條出路。他們心目中的所謂“生存”就是實施完全的財政整合,并最終走向“歐洲合眾國”;所謂“毀滅”,就是歐元解體,重新回到各國使用主權貨幣之時代。他們以為,完全的財政整合或“歐洲合眾國”幾乎是天方夜譚,所以歐元區(qū)解體就是唯一出路。
歷史經驗證明:上述極端派論點失之偏頗,甚至完全誤導。魚與熊掌可以兼得,單一貨幣區(qū)和固定匯率并不必然排斥結構改革和財政緊縮。經過兩年多的痛苦折騰和反復爭吵,我想希臘人民、歐元區(qū)人民乃至世界人民都越來越深刻地明白了一個最淺顯的道理:寅吃卯糧是無法持續(xù)的,免費午餐是不可能永遠吃下去的。赤字高企、債臺高筑和債務危機是某些西方國家政治制度、福利制度和工資制度走向極端的結果。
僅僅依靠減免債務、多印鈔票或者期望“玩弄”匯率,最多可以止血,卻不能造血,可以終止危機蔓延,卻不能根本走出危機,可以防止經濟崩潰,卻不能喚醒經濟活力。解鈴還須系鈴人,基本制度造成的問題,只能依靠基本制度的變革來解決,時間可能長達10年以上。希臘如此,西班牙如此,歐元區(qū)如此,某種程度上,英美日亦如此。
(向松祚 作者為中國農業(yè)銀行首席經濟學家、中國人民大學國際貨幣研究所副所長)
相關新聞
更多>>